2013年全市科技工作情况暨2014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南阳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抓手,以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主动作为,力求实效,亮点突出,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再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主要体现在: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3年4月19日,国家科技部正式确定南阳为建设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12个)。按照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具体工作。一是筹备召开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完成《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征求意见;拍摄《创新之城·魅力南阳》电视专题片,建设并开通“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南阳”网站;发布南阳市创新指数暨创新能力20强企业。二是开展“河南省科技厅南阳市政府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专题会商”工作,筛选确定了“煤层气钻机的研发及产业化”等19个重大科技项目、创建“国家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创建“国家冶金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7个创新基地作为会商的主要内容。三是启动编制《南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和“三库两表”,即围绕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建设重点项目库、重点技术需求库、科技人才库和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情况表、自主创新平台运行监测表,做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数据和监测评价工作。

  2、重大科技项目进展良好。2013年我市共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62项,争取省以上财政支持4100万元。其中,通宇集团的“电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研发”项目进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首期获得省财政支持300万元;亚盛电器等5家企业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16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超过700万元,项目总数和争取资金达到历年最多;“区域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支撑作用”纳入国家科技部研究课题。此外,全市共组织申报2014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38项,项目总投资1.55亿元,计划争取省级科技经费5134万元。天冠集团政府间合作项目、防研所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等3个项目由省科技厅推荐报送科技部。

  3、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3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结束公示,南阳16个项目获奖,位列省辖市第三名,其中一等奖2项,占省辖市获奖总数1/4以上。共评选市科技进步奖170项,其中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的12项,获奖项目累计新增产值130亿元。2013年全市共申请专利3141件,同比增长28.84%,其中发明专利604件,同比增长41.45%。我市有7项作品获得“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奖项,获奖数量居省辖市前三位。新认定“河南省茧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铝合金精密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电路板微钻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香菇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阳市车用生物燃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南阳市能源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挂牌运作;新野鼎泰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家。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80.8亿元,同比增长1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

  二、立足职能创新工作

  1、编制并落实对口协作科技工作方案。按照国函42号文件协作重点中关于“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的要求,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和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优势主导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等三个领域,编制了对口协作科技工作方案。经过与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积极对接,目前,部分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其中,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建设“南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论证,首期基础设施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与北京市科委达成意向,合作共建“京宛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此外,经过近两年的积极运作,国务院参事室于10月8日印发《关于确定南阳市作为“国务院参事室调研联系点”的回函》(国参函[2013]190号),我市被国务院参事室确定为调研联系点,实现了南阳市与国家顶级智库的无缝对接,为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基础。

  2、启动实施“百所大学进南阳”、“百名院士进南阳”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点任务和我市支柱产业,我们启动实施了“百所大学进南阳”和“百名院士进南阳”活动,充分依靠市外丰富的创新成果、专利技术等知识资源,解决我市发展中的难题。目前,我市企业已与清华大学等39所高校、中科院化学所等22家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70余项;共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7人次,解决关键技术难题300余项。其中,我市与华中科技大学就共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与浙江大学就共同建立产业技术转移中心达成意向;南阳高新区管委会与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力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共同打造中国水都·南阳水产业科技园。

  3、强力推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启动“2013旅美专家南阳行”活动,邀请在美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工作的28位专家到南阳进行科技考察和项目洽谈,46家企业与相关专家达成合作意向,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中国旅美专家协会、欧美科技产业联盟达成战略合作框架意向。深入实施“中英低碳城市发展合作项目”,伦敦大学与天冠集团合作的“新能源动力燃料及低碳交通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通宇集团“新能源汽车项目”纳入“中英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框架。2013年5月,南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中心达成科技合作协议,并将园区发展纳入到中奥国际合作计划之中。此外,我市与瑞典乌姆兰省以及英国南安普顿、德国汉堡等城市相继建立了科技交流关系,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合作水平。

  三、2014年科技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4年,南阳市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统领,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目标,围绕破解传统产业升级的瓶颈,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围绕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以京宛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以生态科技城市体和新型农村科技综合体为重点,推动科技链、产业链、金融链融合互动,打造南阳生态科技创新城。

  1、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启动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把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突破。深化市厅会商机制,积极推动已纳入省部会商、市厅会商框架内的省以上重大科技项目落地;积极争取2014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力争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超过50个。通过科技项目的推拉带动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

  依靠科学技术打通全产业链,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形成和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光电、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带动作用。实施“民营科技企业扶持行动”,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立科技创新、政务服务、技术支持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落实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培育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百所大学进南阳”、“百名院士进南阳”活动,推动我市企业和知名院校、高端人才深度合作。做好“2013年旅美专家南阳行”活动的各项后续工作,加强与旅美华人协会、欧洲产业科技联盟的联系与对接,促使合作意向落实落地,大力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积极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培育省级创新方法示范企业2家。

  实施美丽乡村科技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增强粮食核心区南阳主产区科技支撑能力,争取主要农作物省审品种1-3个,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试验新品系10-20个,示范推广综合性能好、增产幅度高的新品种20-30个,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加强主要农作物简化栽培技术、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全年光热水资源有效利用技术等科技攻关,力争突破我市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3-5项,同时转化应用和集成示范20-30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探索农民以家庭或家庭联合为单位处理秸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路子。

  2、构建生态科技创新体系,支撑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

  以京宛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有效整合我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结网成阵,利用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大院大所丰富的高端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和京津地区技术、人才和项目转移,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产业转型提供科技支撑。加快研发平台建设,争取河南省金刚石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电气防爆安全重点实验室晋升国家级,全年力争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个。加快京宛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步伐,确保年内挂牌运行,推动南阳成为国内外创新资源“迁徙”的中部最佳目的地和落脚点,跻身全国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建设生态科技城市综合体。以南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和水科技产业园为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促进技术应用,推动集群创新、加强跨区协同,带动全市产业集聚区的升级发展,加快成为区域性的创新要素集成配置节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发展高地、体制机制探索实验特区。探索建立南阳软件动漫产业、信息产业以及水产业孵化基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支撑南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水科技产业园快速发展。

  建设新型农村科技综合体。以南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主体,加快国家级星火计划“基于沼渣基质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生物菌栽培有机果菜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等课题的研究推广,整合3万吨纤维乙醇、工厂化菇房、秸秆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养殖等科技项目,全面落实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中心达成的合作意向,着力打造既包含现代农业,又包括工业、商业和人口聚居区的、具有城市功能和示范作用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体。

  建设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加强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战略合作,与北京市科委合作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应用,解决水源地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等关键技术难题,着力打造万亩生态科技示范基地,改善南水北调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环境。

  3、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定规划、抓项目、建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编制实施《南阳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开展国家科技部专项“区域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启动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河南省创新型试点县(区)零的突破。

  创新驱动提升中心城区“两度两力”。加快“泥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阳研发中心、国务院参事室南阳调研联系点等重点创新项目的建设步伐,以水引智,以水引资,以水兴产。以建设国家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目标,以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南阳富士康产业园等为载体,积极培育创新平台,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光电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以建设河南省油碱化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目标,组建“油碱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开展石蜡精细化工、湿分解法碳化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高端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推动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天冠集团“纤维素酶”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促进纤维乙醇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支撑生物质能源装备园发展;争取“IE4超超高效节能电机”、“防爆消防车”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电机节能、大功率油气危化火灾施救关键技术,支撑防爆电气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乐凯华光“耐UV油墨数字化印刷版材”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印刷包装产业园建设;支持石油二机开展“石油钻采成套设备智能化在线核心技术”、煤层气钻机等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石油钻采装备产业园建设。

  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内(乡)-西(峡)-淅(川)科技集群”建设步伐,支持集群内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共享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以集群内企业为主体,组建“冶金建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推进冶金保护材料高端研发及产业化、短流程电解铝节能生产技术,大力开发大型锭模结晶器,延伸钢铁、有色、建材等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例,努力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增长点;支持“河南省冶金功能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河南省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晋升国家级;积极推进“中英低碳城市发展合作项目”,支持集群内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纯电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纳入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淅川县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南召县非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培育“河南省重质碳酸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支持新野黄牛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加级进代数,形成较大规模核心群,在南阳肉牛标准的制定、数据库建立、综合指标的测定方面获得突破。支持唐河县建设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