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科技局 2016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

一、2016年科技创新工作回顾

(一)着力实施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围绕关键技术开发,2016年度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4项,总经费达3909万元。其中,西峡众德和西峡汽车水泵承担的两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共争取省科技厅经费1000万元。2016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南阳市百项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百项科技创新项目对南阳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进一步体现。依托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2016年新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1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7家;新培育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3家;新培育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6家。2016年南阳市共申请专利5308件,同比增长12.55%;授权专利3531件,同比增长9.31%

(二)强力推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的实施。积极推进了南阳市与郑州大学科技交流与市校合作。目前,南阳市与郑州大学就合作共建南阳医学院、南阳附属医院、南阳产业研究院等项目已迈出突破性步伐。京宛科技合作平台产学研对接活动成效显著。引进了北京中科合创等一批知名科技服务机构,与北京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大型科技企业签订了一批战略合作合同,有力的促进了南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推动组建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南阳已形成艾草、花生、汽车零部件、软件、生态农业、中医药、月季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加大了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工程的实施力度。及时出台了《南阳市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制定了《南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南阳市众创空间管理办法》两个配套政策措施,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环境支持。同时,加快了与国内创新创业服务类企业的合作。628日,南阳创业大街隆重开街;4月29日,南阳市人民政府与优埃富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南阳宛创空间”协议。培育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方面:南阳三融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南阳虹志企业孵化器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南阳众创空间、卧龙众创空间等5家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获得省科技厅批复;全市入围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入围首批省级“星创天地”1家。截至目前,南阳市共建成众创空间12个,正在建设的众创空间11个,计划建设的众创空间4个。在促进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方面,于今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南阳分赛区暨南阳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全市共有31家企业和124个团队报名参赛。南阳汉工机械的“机械再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最终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四)继续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201611月,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同时,在已实施的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野生兰花科技研发展示中心、衡达涌金总部科研大楼、“农业科技创业园”等一批园区重大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依托农业科技基础,有效开展了科技扶贫工作。按照南阳市科技扶贫规划及省“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要求,2016年共选派110名科技专家赴“三区”提供科技服务。同时,推荐了12名农业领域科技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五)深入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修订出台了新的《南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组织了2015年南阳市科技进步奖、南阳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南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奖的评审与公示,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奖励。2016年南阳市10个项目成功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四名。结合国务院和省政府简政放权的要求,进一步简化技术合同登记程序,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5份,实现合同交易总额11617.88万元,同比增长384.6%,其中技术交易额9116.52万元。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南阳分中心工作有力开展。全年共发布科技成果240项,征求上报技术需求36项,促成4家企业与中科院下属科研单位等达成技术合作意向;2家企业获得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财政经费支持;促进6家企业与中科院下属科研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协议金额达6100万元。

(六)稳步实施了科技惠民工程。围绕生物质能源、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出了高效清洁煤、集约型污水处理设备、仲景方药等一系列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力度获得进一步提升。全年共新建河南省创新方法示范企业2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家,开展创新方法培训10多场,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50多项。南阳中心医院省远程医学分中心项目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坚持突出重点、集聚优势、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强化投入、人才两个要素支撑,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以中关村战略合作、建立市厅会商机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抓手,继续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粮食丰产科技、产学研开放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南阳经济发展升级版。重点任务是:

()实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油碱化工、纺织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支持以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和技术转移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高新区和部分产业集聚区作为主阵地,今年优先确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3个产业实行“六个一”重点支持,即实现每个产业成立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一支科技明白人队伍,确定一个技术创新顾问团队,打造一个重大技术需求和研发项目库,规划设计一张产业技术路线图,筛选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我市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到以创新驱动上来,以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南阳科技创新高地。以南阳国家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为主阵地,持续加强我市企业研发中心、科研基地建设,推动企业成为科研投入、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切实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完善军民创新规划、项目、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着力打通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渠道。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结合等方式,培育一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我市优势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快速提升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力争科技创新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三)推进开放创新,提升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强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等重要创新平台的合作,建立紧密利益共同体,争取北京市和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来宛建设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强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汇报对接,尽快建立市厅会商机制,力争一批创新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项目进入科技部和省厅项目库。以南阳国家高新区为主体,积极申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争取更多科技资源向我市倾斜。聚集优势资源,探索建立市科技局-产业集聚区会商机制,近期筛选2-3个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技术需求强烈的产业集聚区进行有针对性地沟通对接。增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南阳分中心和京宛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引进智力、人才、信息、资金,促成市外高端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四)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建设中原创新创业活力城。一是积极推动中心城区示范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在重点区域新建2-3个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创客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和精神家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重点是加强对南阳创业大街的管理和服务,形成地标,营造氛围。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科技中介咨询平台等服务功能,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情。三是用足用活国家、省、市科技优惠政策,做好科研项目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抵扣等具体工作,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四是探索建立创新券、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共享共用激励机制,为建设中原创新创业活力城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