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党建 > 正文

南阳市“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解读

时间:2023-03-03 来源: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阅读次数:

3月2日,南阳市召开“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巩固拓展全市“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践成果。会议印发了《南阳市“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提升年、“大转作风、大提效能、大促发展”活动及“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活动提升年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有效衔接、深化拓展,以上率下、示范带动,问题导向、突破提升,抓长抓常、推动工作,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以观念能力作风之变,引领行动之变、推动工作之变、催生发展之变。让雷厉风行、立行立效成为南阳干部的工作常态,让夙夜在公、高质高效成为南阳干部的崭新标识,让“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成为南阳跨越发展的最强音。

目标任务

以助力发展和解决问题为根本任务,围绕破解“六个不相适应”,即观念能力作风与新阶段新任务不相适应,传统发展方式与践行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实力地位与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不相适应,政策研究承接能力与把握发展机遇期的要求不相适应,营商环境与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亟待突破不相适应,要素保障能力与大突破、大发展、大民生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实现“七个明显提升”,即打破常规、敢想敢闯,抢抓机遇、善用政策,主动拼争、极限尽责,攻坚克难、解题破局,闻令而动、快抓落实,躬身为民、服务企业,防化风险、守牢底线的观念能力作风明显提升,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南阳大地蔚然成风。

主要措施

聚焦重点,用好持续更新观念、持续提升能力、持续优化作风、持续查堵破难的四项措施,构建学干并重、查改贯通、建治结合、破立并举的工作机制。

持续更新观念,凝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劲头。重点抓好四个环节:抓实学习研讨,围绕市委提出的“两个想一想”“四敢”“六个不相适应”等主题,开展体验式、调研式学习,查问题、找差距、谋举措、促发展;剖深析透问题,对照实现“两个加快”、实施“十大行动”需要等,综合运用自己找、领导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实事求是地将“不敢为、不敢闯、不敢干、不敢首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查准查全查透;强化宣传引导,引领全市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创新电视问政,公开曝光负面典型,不断增强对党员干部的冲击力、影响力、震慑力,促工作争一流。

持续提升能力,激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活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抓好专业培训,深入开展“三讲一争”大讲堂活动,统筹运用集中研讨、专题培训等形式,并持续推动创新理论、实务课程进党校、进干部学院、进机关、进基层、进网络,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建设现代化南阳的能力水平;加强实践锻炼,持续加大党政机关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专业人才的交流力度,组织实施“113党政领导人才培育工程”,开展“五个一线”锻炼行动,并加强风险预判能力建设;开展比武打擂,在农村、城市、窗口服务单位、企业等分层分领域建立岗位比拼擂台赛制度,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并通过观摩交流、评比排名、“红黑榜”等方式,让先进者竞相出彩、落后者红脸出汗,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持续优化作风,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环境。重点抓好四个方面:聚焦护航发展促提升,紧盯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市委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着力纠治政令不畅、效能不高、服务不优、市场主体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持续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聚焦民生改善促提升,紧扣“一老一小一青壮”,围绕教育、医疗、社保、特困群体帮扶等民生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治理,着力纠治落实惠民利民富民政策不及时、不到位,对群众合理诉求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等问题,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聚焦基层治理促提升,规范提升乡镇“办不成事”问题受理工作,做实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和着力纠治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保社风;聚焦基层减负促提升,紧盯文山会海及隐形变异、政策措施层层加码及“一刀切”、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的新型形式主义、问责简单泛化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让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全力以赴投身到现代化南阳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持续查堵破难,畅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渠道。扣准全市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开展“4224”行动为重点,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快速落实、提质增效。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紧盯四类问题,即阻碍全市重点工作推进的共性问题、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顽固问题、巡视巡察中发现的典型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亲身办、走流程,追根溯源查堵点、靶向施策促整改;用活两个抓手,针对查摆发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每两个月聚焦一类重点工作,开展“6+N”专项整治行动,靶向发力、加压推进,同时要固化活动成果,每两个月梳理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建立完善一批制度机制,形成常态长效;用好两类典型,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处理力度,发挥警示警醒效应,同时要选树重用正面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通过奖优罚劣在全市树牢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突出四个提升,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查堵点破难题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提升企业好评率、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排名位次。

有关要求

市委成立“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大转作风、大提效能、大促发展”“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三个工作组,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统筹推动活动开展。

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把观念能力作风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主动扛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瞄准提振精气神、增强执行力、确保好效果,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续将活动引向深入。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强化统筹协调。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定期协调会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科学统筹指导好活动开展。纪检监察部门要紧盯观念能力作风问题,加大执纪监督力度。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观念能力作风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各地各部门观念能力作风提升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和显著成效,积极营造转观念、提能力、强作风的良好氛围。

强化跟踪问效。坚持常态长效推进观念能力作风提升,着力构建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监督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市委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市“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下发重点工作要点,定期督导推进。健全分级分类通报曝光机制,针对各地各单位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每季度印发督导通报,倒逼观念大更新、能力大提升、作风大改进。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提升年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牢牢把握“六个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围绕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聚焦实现全市经济增速“保8争9”目标,清醒认识“六个不相适应”,运用极限思维,学习红旗渠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变不可能为可能,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南阳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习好、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讨论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如何把“六个坚持”贯穿到推动南阳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各项工作上来。

围绕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全市党员干部讨论怎样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争当开疆拓土的先锋、英勇善战的干将,让“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成为创先争优新风尚。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建强副中心,拼出新南阳”和“保8争9”年度目标,学习对照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单位和本人岗位实际,全面讨论“拼什么,怎么拼,拼到什么程度,拼出什么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市委提出的“六个不相适应”“七个为什么”等,引导党员干部反思发展中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讨论如何实现思想观念不断转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

广泛开展学习研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拼”字开展讨论,各级各单位、每名党员干部围绕怎么提升“四敢”精气神、强化“拼”的意识,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讨论如何达到拼的状态、形成拼的自觉等;通过反思整改实现转变提升,聚焦“六个不相适应”“七个为什么”等问题,结合南阳实际、工作职责,对标先进地区、目标任务找差距,持续深入反思,通过不断反思整改提升,把党员干部的精神提振起来、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发展活力释放出来。

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抓实干部常态化学习,各地各单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学习,灵活运用“五种学习方式”,认真消化吸收;开展“双月一讨论”活动,各地各单位制订讨论计划,每逢双月1-5号(遇节假日顺延),开展一次集中讨论活动,把大讨论活动形成的共识性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办法、措施、政策、制度;开展“一月一反思、一月一整改”活动,结合“六个不相适应”“两个想一想”问题,各地各单位于每月1-5号(逢双月可与“双月一讨论”活动合并进行)围绕一方面问题开展反思,并对照反思查摆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全程跟踪问效,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事项、公示整改进度。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强化宣传引导,南阳日报、南阳广播电视台及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一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题专栏,持续刊发“见证”“跨越”“变迁”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扎根基层、极限尽责的生动事迹。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履职担当、奉献作为。强化舆论监督,南阳日报、南阳广播电视台常态化曝光重点工作排名落后单位,刊(播)发主要领导公开道歉、公开承诺,警示教育无为者、平庸者、懈怠者,以舆论监督倒逼观念转变、责任落实。

“大转作风、大提效能、大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聚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强力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综合施治、标本兼治,进一步推动流程节奏优起来、廉政高效跑起来、党风政风正起来、企业群众满意度高起来,为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提升重点

聚焦护航发展促提升。始终把“拼经济拼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纠治政令不畅、效能不高、服务不优,市场主体满意度不高、提升不快;制度规则设置不合理,步骤流程过多、信息化水平低,重复申报、多头审批、互为前置等问题,助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跨出高质量。

聚焦民生改善促提升。始终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放在心上,着力纠治落实惠民利民富民政策不及时、不到位,对群众合理诉求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上推下卸、久拖不决等问题,严肃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拓展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基层治理促提升。始终把夯实基层作为基础性工作,围绕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怎么服务,规范提升乡镇“办不成事”问题受理工作,全面开展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和着力纠治基层党员干部“三资”管理不规范、资金资源分配优亲厚友、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甚至索贿受贿等问题,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保社风。

聚焦基层减负促提升。始终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紧盯“十个方面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治理,从基层反映的“痛点”出发,着力纠治文山会海及隐形变异、政策措施层层加码及“一刀切”等问题,让党员干部真正从文山会海、检查评比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投身到现代化南阳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推进措施

“四个必访”抓查督。实行市委、市政府及主要领导安排事项必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或重点工作任务排名落后的必访,重点督查事项进度滞后、严重超期的必访,出现重大舆情、特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或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必访,抓住重点问题,推动解决突出矛盾。

“全面监督”提效能。每月收集汇总相关职能部门发现的“应为不敢为、应干不敢干、应闯不敢闯、应创不敢创”等作风效能问题,由市效能监察办公室归口受理,采用直接查办或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限期解决。对口受理、及时查处市“查破建快”工作组及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移送的问题线索。牵头组织开展市场主体和群众“评市直部门、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活动,出台深化运用“三评”结果的具体办法,每季度评议一次,严格兑现奖惩。

紧盯落后督进位。每季度收集汇总我市各项重点工作在全省排名情况、各县市区工作在全市排名情况,对全省排名后5位、全市排名后3位的单位或县市区实施重点监督,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甚至虚假整改、拒不整改的倒查责任、从严问责。

“六个对照”促提升。即:对照查摆是否存在制度规则设置不合理、外地已有成熟经验,自身仍在观望等待政策;是否存在流程长、审批慢,企业和群众已有强烈反映,迟迟得不到回应和解决;是否存在事项涉及科室(股)多、前置条件多、廉政风险大,迟迟没有改进;是否存在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却总找客观原因;是否存在事项或岗位问题集中突出、易发多发;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同样的人再次犯错、同样的事项制度仍不管用。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查处时顶格处理,倒逼效能提升。

保护担当促尽责。3月底前,制定容错事项事前备案办法,保护为破解发展瓶颈勇于试错的干部。6月底前,探索建立纠错前置机制,宽容推动发展中的无心之失。制定纪检监察机关容错纠错办法,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公开澄清正名。每半年至少通报一期典型案例,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标本兼治重长效。及时通报曝光顶风违纪典型案例,完善大会宣布、专题片展示、文件通报等方式,坚持被通报人现场作检查、责任领导陪同检讨等模式,不断放大震慑效应,倒逼担当尽责。

“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活动提升年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南阳“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紧扣实现生产总值增长“保8争9”年度目标,聚焦阻碍重点工作推进的共性问题、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顽固问题、巡视巡察中发现的典型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等“四类问题”,强化专项行动和建章立制“两个抓手”,用好负面和正面“两类典型”,实现提升服务质效、提升企业好评率、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排名位次等“四个提升”,全力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为加快高质量建成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活动目标

提升服务质效。持续通过“亲身办、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督执法”五种形式,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查找工作不足、行业堵点难题,优化服务。组织相关职能单位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查找行业堵点难题,促进难题顽疾化解,完善机制制度,提升服务效能。

提升企业好评率。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理念,督促领导干部落实“企业服务日”,开展好“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其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

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通过短信、邮箱、12345政务服务热线、书记市长留言板等渠道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注重从巡视巡察、领导批示、干部处理、信访举报、重点科室“群众评”等渠道筛查发现问题,形成全市上下倾听民声、回应民意、化解民忧的浓厚氛围,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工作排名位次。盯紧我市各项工作在全省的排名,对全省排名后6位的单位进行定向督导,帮助查找堵点、破解难题、提升工作;对进步3个位次以上且在先进行列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总结经验做法,激励各单位创先争优,提升各项工作在全省的排名位次。

方法措施

下沉基层一线,常态化查堵点。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躬身入局,通过“五种形式”,查全查透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亲身办,推动承担行政审批服务职责的领导干部、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每月至少1次以工作人员身份坐大厅窗口,采取“陪同办”“亲身办”等形式,了解群众、企业和服务管理对象在办事过程中的难题,建立问题台账,推动简化环节、流程再造、提高效率;进企业,推动领导干部严格按照“万人助万企”活动要求,每月至少1次深入分包联系的企业、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生产经营一线,精准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台账,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快见效;进农村,推动领导干部结合农村“帮扶日”活动,每月至少1次进村入户,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及建议,建立问题台账,推动各项便民惠民利民政策直接快捷地在基层落地,让群众受益;进社区,推动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次下沉所包联社区入户走访,全面掌握社区和居民亟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更规范、社区生活环境更和谐;督执法,推动承担行政执法职责的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次以带队执法、暗访督导、坐班接访等方式,了解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建立问题台账,推动执法部门以优良作风和过硬本领严格公正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质量。

聚焦重点问题,靶向发力施策。各地各单位要紧扣“四类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制管理,通过交办、督办、查办等方式,推动堵点得到疏通、问题整改到位、难题真正破解。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一把手谈堵点”栏目,刊发各地各单位一把手署名文章,接受社会监督。

紧扣中心大局,集中专项整治。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深入开展“6+N”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完成后,由牵头部门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结合整治情况对县市区和参与单位进行排序,排序结果进行公开。同时,根据基层呼声和群众关注,适时开展若干专项整治活动,通过高位推进狠抓整改、刀刃向内刮骨疗伤力促转变,持续掀起活动高潮。

突出实战实训,提升能力素质。深入开展“三讲一争”大讲堂,推动创新理论、实务课程进党校、进干部学院、进机关、进基层、进网络,全面提高干部的政策掌握和实践运用水平。实施“113党政领导人才培育工程”和“五个一线”锻炼行动,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分级分领域建立岗位比拼擂台赛制度,推动工作快决策、快执行、快突破、快见效,营造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立足常态长效,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干部能力提升、一线锻炼、容错纠错、正向激励等机制,锻造主动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绩效考评体系,最大限度为地方减负赋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企沟通、惠企政策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等机制,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有利于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