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南阳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罗非(左)对话南阳市科技局局长王辉(右)。 全媒体记者 关 政 摄
利达光电员工在生产一线忙绿工作。 本报记者 张 玲 摄
走进南阳利达光电,感受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张 玲 摄
主 持 人:南阳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罗 非
本期嘉宾:南阳市科技局局长 王 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激活科技创新这一“源头活水”,让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发展“最大增量”,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实现“保8争9”发展目标,我市科技部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本期“社长(总编)对话”,特邀南阳市科技局局长王辉,与主持人——南阳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罗非,共同探讨如何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为我市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注入无限动能,奋力开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罗非: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我市在科技创新上不断跃升,实现了大发展,为城市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南阳正成为引人瞩目的一方科技创新热土。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王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聚焦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主任的市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委员会,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宛、人才强市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将实施“创新创业行动”放在“十大行动”的重要位置,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科技创新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省科技厅大力支持南阳科技创新工作,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南阳建设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对南阳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提升了我市科技创新成效。
2022年,全市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亮点频出,科技工作捷报频传。天冠集团“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建中获得科技部批复,牧原实验室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实验室。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南水北调元宇宙研究中心、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东方光微研究院、先进光学与功能镀膜中试基地挂牌成立。新建河南省院士工作站4家,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6家。获批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重点研发专项5项。数字光电产业获得省级科技研发联合基金(产业类)支持,并入选省首批创新联合体(试点)。各类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达4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653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1.23%。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16.9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亿元,增速达20.8%,支出规模居全省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投入达67.83亿元,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南阳市科技局也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2023年,全市科技系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5+N”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发展“553”工程,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重点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协调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提升全市的科技创新水平。今年预期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长不低于19%,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入不低于2亿元,创新龙头企业动态保持在8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以上,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8%以上。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0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0项。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团队20个以上。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亿元。
拼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驱动
罗非: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发力的攻坚之年。我市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是主旋律,确保经济增速“保8争9”是硬任务。在全市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中,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
王辉:2023年,作为科技部门,我们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平台建优提质工程,以“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为重点,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壮大创新策源优势。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建立创新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集聚创新、融通创新。积极推进市级创新平台建设,争取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各县市区新建省级创新平台6个以上。
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入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做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规模,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量质齐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2023年,全市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00家。
支持河南省数字光电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内上下游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围绕微纳光学、功能镀膜、数字微显示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聚集优势资源,围绕特钢、汽车零部件、中医药、农业食品产业等争取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高端关键环,积极培育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指导企业积极创建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构建“育苗+孵化+加速”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引导和支持各县市区建立至少1家省级以上高质量、高水平的众创空间或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南阳智慧岛高标准建设,积极培育集聚智慧岛内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等优势资源,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创效。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覆盖率在80%以上。
积极推动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参与企业研发活动,加强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争创省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机构)。支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与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展联合科研攻关。重振重建市科学院,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源泉。
科技攻关
催生高质量创新成果
罗非:从“南阳制造”到“南阳智造”,一大批科技成果彰显了我市的创新优势和强劲动力。我们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破解“卡脖子”难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辉:非常赞同你的观点。科技部门将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领域,凝练一批重大课题,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和原创性成果。围绕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绿色食品、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组织实施10个以上南阳市重大科技专项,各县市区结合各自主导产业,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瓶颈,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以优势领域的局部突破带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优化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探索打造“揭榜挂帅”云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解决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优势领域,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原始创新,组织实施30项以上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推动形成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系统提升高校院所创新策源能力,着力增强高校院所等服务产业升级发展的能力。
另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增效工程,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支持我市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西湖大学、郑州大学等开展紧密科技合作,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转化机制,推动更多成果沿途转化,各县市区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0个以上。支持南阳高新区建设省级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区。力争新建5个以上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幅提升我市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全年组织科技成果发布会2次、对接活动20次以上。各县市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南阳科技大市场作用,积极培育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推动技术市场繁荣发展。
人才领航
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罗非:“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创新事业必然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一个地方要取得发展进步,关键就是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市又是如何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
王辉:一个地方的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我市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以“5+N”产业集群为重点,围绕21个优势产业链发展需求布局人才链,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中原学者工作站,争取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选派科技人才到我市龙头企业兼职“科技副总”。
积极培育产业创新人才团队。通过组织申报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和“中原英才计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高能级平台建设、企业科研攻关等方式,集聚创新要素,激发人才活力。借鉴洛阳等地市好的做法,以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创新人才领域,形成健康可持续的政策环境。抓好“人才飞地”(科创飞地)建设。加强科技人才政策宣传,积极支持防研所、南商农牧、汇博等有条件的企业,在科技发达地区建立“人才飞地”(科创飞地),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智力。擦亮“科技特派员”品牌,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选派2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拓展服务领域,向加工、检测、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延伸,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此外,通过与北京市科委建立起来的日常联系和对口协作关系,搭建我市与北京市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桥梁,争取北京市优势科技资源,重点抓好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的科技合作,围绕我市主、特产业科技需求加快建成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抓好省科学院纳米导电新材料研究所建设,推动郑州大学南阳研究院、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东方光微研究院等完善科研条件、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作风建设
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
罗非:今年是“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全市党员干部正弘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大转观念、大提效能、大促发展,那么,市科技局在“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中将开展哪些工作?
王辉:“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市科技局聚焦科研人员“急难愁盼”问题,破解基层一线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做到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使科技创新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打通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奋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坚持市县联动、上下协同、全员参与,着力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进位升级,力争实现全省营商环境“争三抢一”的目标,各县市区在市级监测中各项指标数据在2022年基础上平均提升10%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支出”“保持高强度创新投入”,我们要用好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清单。要集聚有限财政科技资金,优先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等重点工作,加快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探索以科创基金和地方政策性科创金融为重点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拉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幅增加对我市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持续推动省产业研发联合基金、市科创基金实施,重点支持我市科技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创业等创新创业活动,建立支持科创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推动创新驱动、科教兴宛、人才强市战略落地见效,为加快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