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服务企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1日 来源: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阅读次数:
2022年以来,南阳市科技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万人助万企”活动等为载体,主动对接企业,走访调研200余次,服务企业500余家,征集需求100余份,解决问题50余项。重点围绕政策惠企、改革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成效不断提升。在“2022年市直单位重点科室群众评”活动中,市科技局行政审批科连续三次被评为“群众满意”科室,高新技术科连续两次被评为“群众满意”科室;南阳市科学技术局荣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政策惠企。研究制定《南阳市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清单》《南阳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宛人才强市战略工作方案》《南阳市实施创新创业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一方面利用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南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南阳市科技局网站、南阳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和解读,另一方面深入企业广泛宣传,提高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科技金融等科技政策的知晓面。2022年,全市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优惠减免12.67亿元,同比增长68%;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57项、科技经费近7000万元;争取省“科技贷”支持60笔,支持金额2.7亿元。
改革活企。以企业满意为目标,聚焦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坚持市县联动、上下协同、全员参与,着力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分批次向各县(市)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4项,进一步减少审批层级,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效。创新“12345”科技服务新模式,树立营商环境新标杆,打好科技服务“组合拳”。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使其更灵活自由地向企业靠拢。南阳师范学院与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获批南阳市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合作研发了“空地协同消防机器人”,为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
创新强企。针对南阳市创新型企业群体规模小、整体创新能力弱、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因素,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夯实科技型企业发展基础,2022年,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53家,全省第三,增幅全省第一,2023年力争突破300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壮大科技型企业发展核心骨干力量,2022年,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0家,全市高企总量达497家,全省第四,2023年力争突破600家。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带动科技型企业集群发展,2022年,全市共获批省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14家,全省第四,2023年动态保持20家以上。二是深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指导企业设立研发专账、归集研发费用、规范研发活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三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全市21个重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取得较好工作成效。西排公司“反置紧耦合催化转化器歧管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突破了大长度薄壁式结构设计的难点,设计出反置紧耦合催化转换器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年产40万台(套)产能,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04亿元,新增利税2400万元。
人才兴企。面对南阳市企业高端人才缺乏现状,市科技局积极落实《南阳市产业创新科技人才团队培育实施办法》《南阳市支持科技创新团队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帮助企业招才引智。2022年以来,成功引进许为钢、谯仕彦、王占国、张铁岗院士团队在我市建立院士工作站;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5家,获评“中原英才计划”科技创新人才4人;主动牵线搭桥,促成我市分别与清华大学、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研究院,聚集高端人才,助力经济发展。西湖大学与牧原集团合作共建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被省政府认定为南阳市首家省实验室,面向我国“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合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千亿能级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