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我市紧紧围绕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开展科创平台能效提升、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等“十大行动”,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优秀人才扎根南阳,创新成果遍地涌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南阳不断发展萌芽、长出新叶,成为南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最强引擎。
建强平台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高层次平台载体是创新体系中的“塔尖重器”。我市全面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加速引育建强平台载体,一个个活力迸发的科创平台载体拔节生长、蓬勃壮大,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目前,牧原实验室成功纳入省实验室体系,“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建中获批,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共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08家,同时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中试基地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4家。全市现有科技创新平台1434家,实现了“7+17”重点产业链群全涵盖,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我市着力推进南阳智慧岛建设,在2023年全省16个智慧岛建设评价中,我市获得优秀等次。2023年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1家,全市创新创业载体达到51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1家,实现了各县市区创新创业载体全覆盖。
攀高逐新
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为强化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我市不断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市获批省创新龙头企业8家、“瞪羚”企业4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8家,同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15家,增速89.03%,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2和第1位,已基本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发展集群。
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不断提升。2023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到75.15%,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9.8%。
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目前,我市已获取数字光电、汽车零部件、农牧装备3支省产业研发联合基金,基金总规模达到2.4亿元,规模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全力推动实施省级“科技贷”项目65笔,争取放款额度4.07亿元。
为保障创新体系高效运行,我市还对科技体制机制进行大胆改革探索,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全力推动科研机构资源整合和治理模式改革升级。
聚焦重点
强力推进技术攻关
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市聚焦防爆电机、数字光电、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着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技术瓶颈,有力提升了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领重点产业“协同”攻关。引导全市17个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国内高水平高校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化应用协同攻关,先后组织实施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58项,争取省科技经费5000余万元,在智能电控悬架、高阻隔材料、微纳超构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南阳淅减公司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性能智能电控悬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争取省科技经费1150万元,开发出了智能悬架新产品;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地空协同防爆消防多用途机器人及平台研发”等6个省重点研发专项争取省科技经费760万元,为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带动主导产业“迭代”攻关。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骨干企业研发需求凝练课题,以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组织实施了第二批省数字光电产业研发联合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14项,争取省财政资金1755万元。
促进未来产业“破冰”攻关。紧跟未来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围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方面开展原始创新和探索研究,组织实施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530项,其中基础与前沿技术项目72项、科技攻关项目303项、软科学研究项目155项。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我市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获批省技术转移示范区1家、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建成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9家,还于近日成功摘取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豫南分中心金字招牌,着力打造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在豫南的重要枢纽。目前,我市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1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
筑巢引凤
厚植引才聚才沃土
创新之要,重在人才。
我市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强力推进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全面突出靶向引才,围绕“7+17”重点产业集群需要,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2023年以来,引进各类人才22000余人;坚持柔性汇才,举办各种引才活动,组织高层次专家与企事业单位开展项目论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合作,与院士(团队)签订合作项目、共建工作站,不断深化柔性合作方式;实现平台聚才,积极推荐申报博士后科研平台,指导帮助申报单位完善软硬件设施、修订申报材料等,2022年以来,我市成功备案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设站数量位居省辖市第一,全市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19人。
集人才之势,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我市构建科学多元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畅通我市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一线人员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开展市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建立科学、规范的高层次人才选拔、评价、培养和激励保障体系,目前我市首批认定了市级高层次人才86人,并落实教育、医疗、旅游、出行等高品质公共服务待遇。
同时,我市持续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做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职教高地、人力资源强市,目前,除功能区以外的各县区均已建成市级标准化中职学校。
聚创新之势,兴产业之强。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我市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民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创新释放的无穷活力,正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因创新而变的南阳,必将因创新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